硬板票、软纸票、磁介质票……在重庆火车站的站史馆最好的股票配资网站,展示了各个时期的火车票,从硬板票到“无纸化”出行,火车票实现了从“有”到“无”的变迁,一张张小小的火车票,是时代的印记。
\n根据铁路部门规定,9月30日之后,纸质报销凭证将全面停用,由电子发票取代。这也意味着,纸质火车票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。
\n从带着褥子通宵排队抢购硬板票,到指尖轻点手机从容购票;从人工检票的漫长等待,到刷脸进站的秒速通行——方寸火车票的形态之变,浓缩了中国铁路的百年飞跃。
\n今天,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铁路人讲述四代火车票的变迁故事,见证“流动中国”的崭新故事。
\n第一代硬板车票。
\n大四女生打印最后一张“纸质火车票”
\n“请问哪里可以打印报销凭证?”9月30日上午,上游新闻记者在重庆北站北广场出站口见到了林高劼,她拖着一个大大的行李箱,一出站就到处寻找打票的机器。
\n大四女生林高劼向记者展示刚取到的票。
\n她告诉记者,自己是厦门人,在北京上大学,今年读大四了,早就计划好国庆中秋长假到重庆旅游。特意选择当天出行,就是为了到重庆后,可以在车站打印最后一张火车票凭证。
\n“这应该是我最后一张‘纸质火车票’了,我一定会好好收藏。”林高劼说,她是一名火车票收集爱好者,到全国各地旅游时,都会有收集火车票的习惯,家里已经收集了40多张火车票。对她来说,每张票都有特别的意义。
\n上游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,和平日相比,当天的打票机显得格外繁忙,当天不少旅客都在打印报销凭证。多数旅客表示,打印这个票不是为了报销,而是为了留作纪念。
\n还有不少网友也纷纷发朋友圈晒车票:有些放学后赶紧去坐火车,就为了打印最后一张票;有的为了赶在最后一天去打印之前的火车票报销凭证……
\n网友晒出的朋友圈。
\n铁路人讲述四代火车票变迁
\n第一代:硬板车票
\n硬板车票、软纸票、电子客票……从1992年开始,陈晓英在重庆菜园坝火车站从事售票工作近30年,经历了几代火车票的变迁。
\n陈晓英展示自己的旅客车票集。
\n陈晓英收藏了一本旅客车票集,从上面可以看到,上世纪90年代初的车票,是纸壳制式的硬板车票。硬板火车票是按照列车类型分类提前做好制式,有普快、特快、直达,以及客快联合票、客卧联合票等多个组合。
\n“当时我们卖票有点像是抓中药。”陈晓英说,售票员前面是一个格子墙,询问旅客到哪个站后,她们在上百个小格子里找到对应的车票,打上日期孔,再交到旅客手中。还会特别嘱咐旅客,这个小纸片不能弄丢,不然上车就找不到自己的座位了。
\n“那时没有条件买异地票,如果需要中转,还要帮忙规划路线,手写经由站点,办理程序很复杂,有时候办一张车票,需要几分钟甚至10分钟。”陈晓英说,当时她就练就了一身技能,把全国列车线路示意图和各种接续站都熟记于心。
\n第一代硬板车票使用时间比较长,一直使用到上世纪90年代。
\n第二代:软纸火车票
\n1996年初,随着铁路售票系统升级,红色软纸车票诞生,软纸火车票上的信息有起止城市、车次、时间、票价以及条形码。
\n陈晓英和同事们开始用计算机售票,她只需在计算机上输入旅客的到站信息,就会自动弹出所有符合条件的车次,然后选择最优线路,20秒就能卖出一张票。在陈晓英看来,和“格子墙”相比,已经非常先进了。
\n2000年,铁路迎来第三次提速,车票版式发生了变化,条形码等也有所不同。几年后,铁路部门再次对车票版式进行调整,将列车车次调整至出发站与到达站之间,原“全价”字样改为人民币符号“¥”。软纸票的检票方式,也变成在车票上剪掉一个小口子。
\n重庆北站值班站长李杰介绍四代车票变迁。
\n第三代:磁介质火车票
\n2007年4月18日,动车组全面上线投入运营,我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,中国逐步迈入“动车时代”。火车票也在全国范围内再次升级,磁介质火车票正式“上岗”。
\n“最开始磁介质火车票是粉红色底纹,四角为弧形。上面没有旅客身份信息和二维码。后来才是我们常见的浅蓝色底纹上有旅客身份信息和二维码的车票。”重庆北站值班站长李杰说。
\n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,中国铁路12306网站开通,通宵排队买票的场景成为历史,购票方式从车站售票厅转移到电脑、手机上,陈晓英和同事的工作重点也发生了变化。
\n“现在大家都在线上买票,来窗口排队的旅客通常是临时购、改、退票的旅客,或是无法使用线上购票的老人、外籍旅客,以及需要我们提供中转规划建议的咨询类旅客等。他们的工作重点也从“卖票”向“服务”转变。
\n第四代:无纸化电子客票
\n2020年,铁路系统全面推行电子客票,火车票正式进入电子客票时代。李杰说,自己在铁路干了20多年。如今,在重庆火车站候车大厅走一圈,已经看不到拿着车票的旅客,大家也不再需要到车站窗口或自动售票机上购买纸质车票,只要通过手机轻松购票,便能快速刷脸进出车站,真正实现了无纸化乘车。
\n电子客票是中国铁路售检票系统的最新发展和重大变革,科技创新使铁路火车票逐步从“有”发展到“无”。
\n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,不管是硬板式火车票、软纸火车票,还是电子客票,变的是火车票的呈现形式,不变的是那份对家的思念;时代在进步,出行方式也在不断升级,让我们一起告别纸质火车票,迎接“无纸乘车”的新时代。
\n上游新闻记者 黎静 摄影报道最好的股票配资网站
领航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